
最美人間四月天,萬紫千紅春滿園。為進一步彰顯文化自信的徐州力量,讓小記者感受彭城七里千年文脈上的文化名片。4月16日下午,徐州市小海燕記者團總部和徐州教育在線組織小海燕記者團大馬路小學分團走進徐州古奎河,開展“探訪徐州文脈,厚植家國情懷”為主題的探訪體驗活動。
小記者們整齊有序地來到古奎河岸邊,懷著期待與好奇,聆聽江蘇師范大學徐文化研究中心王喬研究員的精彩介紹。王研究員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知識介紹了古奎河的起源和歷史變遷。他侃侃而談:奎河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支流,起源于漢王拔劍泉、云龍湖,由泉山區(qū)、云龍區(qū)、銅山區(qū)流入安徽濉河。它不僅是防洪排澇的重要河道,也是徐州市民生活和文化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奎河源于奎山的溝渠,己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是徐州城東南的一條普通排水溝,明代萬歷十八年,徐州遭遇嚴重水災,城里積水,年余不退,難以外泄。水利大臣潘季馴奉命蒞臨徐州治水,采取開浚和筑堤的策略,將其拓寬為一條泄洪河,解決了徐州城內(nèi)的積水問題。不僅保護了徐州城的安全,還為農(nóng)田灌溉和城市排水提供了重要支持。
奎河是清未民初的水運交通要道。連接徐州與周邊地區(qū),成為重要的運糧通道,民工把農(nóng)作物用船運送到徐州牌樓、壩子街附近進行交易。由于糧船進城是逆水,必須用纖夫拉纖前行。每天來往船只絡繹不絕,驛道上趕早市的,推車的,趕牲口的,絡繹不絕,人聲鼎沸??影哆吪R街的一條下街,店鋪比鄰,排列著飯店、酒館、茶館、糧行等;釀酒的、織布的,炸馓子的,賣饅頭的,釘馬掌的,剃頭的,唱絲弦的,賣煤油的布滿街巷,一片繁華景象??拥耐ê?,不僅迸發(fā)奎山的繁華,也促進了以豐儲街為中心的徐州南關商埠區(qū)的繁榮,促進了徐州經(jīng)濟發(fā)展。
后來,幾經(jīng)改造,幾番疏浚,幾經(jīng)變遷,滔滔不絕的奎河水,見證著彭城的發(fā)展史。如今的奎河,通過新一輪大規(guī)模的綜合整治,打造成了一條既能防洪排澇,又能休閑觀賞的城中河,實現(xiàn)了“水凈、添綠、展文、增趣、便民”,使得古老的老奎河蝶變成徐州一條絢麗的城市彩色飄帶,成為市民心中的母親河。
古奎河是徐州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將古老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是城市喧囂中的一片寧靜之地,讓人們在忙碌的現(xiàn)代生活中,有機會放慢腳步,去感受徐州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韻味。
小記者們一邊用心觀賞奎河美麗的景色,一邊用心聆聽講解,一邊與王研究員熱情地交流互動:“奎河長度有多少,它流經(jīng)哪些地方?奎河歷史上有幾次變遷治理和開發(fā)?奎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樣的?奎河生態(tài)景觀長廊是什么樣的?少年兒童要怎樣參與和保護奎河……”王教授都一一耐心地作了回答。沉浸式的探訪讓小記者們對奎河的歷史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思考,它喚起了孩子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和文脈的賡續(xù),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家鄉(xiāng)文化底蘊的厚重。
小記者們興致勃勃地走下親水臺,河水在輕輕的流淌,水波輕蕩層層漣漪;登上觀光橋兩岸高樓大廈直插天際,盡顯城市繁華;岸邊徘徊歷史文脈與春日生機交相輝映,這里綠蔭環(huán)繞、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小海燕記者們爭先恐后地在親水臺、觀光橋、綠化帶合影留念,留下了最美好的瞬間。
小海燕記者吳梓源參觀后深有感觸地說:“探訪古奎河,是對家鄉(xiāng)傳統(tǒng)文化認識的一次提升,也是一次文化情感之旅。通過參觀學習,我們不僅深入了解了徐州的歷史文化,還增強了文化自信。作為一名“小海燕”記者,我會勤奮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家鄉(xiāng)做貢獻?!薄斑@次探訪徐州古奎河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我的心中不由地升騰起對歷史的感慨、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更加堅定了‘建設家鄉(xiāng),未來有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毙『Q嘤浾哳櫨糕采钣畜w會地說:
小海燕記者團總部主任陳曉最后說:小海燕記者團開展的 “探訪徐州文脈厚植家國情懷”為主題的探訪活動第四站走進徐州古奎河,大馬路小學分團40多名“小海燕”參加了這一有意義活動。江蘇師范大學王喬研究員帶領我們參觀體驗,讓我們了解了奎河歷史淵源,學到了知識,受益多多。徐州古奎河從一條普通的排水溝演變?yōu)橹匾男购楹印⑦\糧河,再到現(xiàn)代的城市景觀河。它見證了徐州400多年的歷史變遷,也是徐州文化和記憶的象征。一河春水綠,兩岸繁花開。春季的奎河兩岸河水悠悠、碧波漣漣,走進這里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徐州人杰地靈,歷史文脈深厚,作為新時代少年要努力學習,積極探訪歷史遺跡,讓徐州古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時代芳華,將來為建設發(fā)展大美徐州貢獻力量。
徐州市小海燕記者團總部:陳曉 丁修武